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
对话吴孔明:有些人的质疑是隔行如隔山
转基因物种经科学试验
简光洲:自从您所在的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发放了安全证书之后,有了很多的反对声音,其中蒋高明是主要反对者之一,您注意到了没有?作为一个人工培育出的新物种——转基因粮食的安全性可靠吗?
吴孔明:我觉得是这样,转基因是一种技术,技术是中性的。利用这些技术可以衍化出很多产品,按照法规,我们必须对每个产品进行评估。我们不排除有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对食品安全存在问题,但有些产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评估,认为它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都有保障,这样的产品才可以进入到产业化链条中去。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味地讨论转基因是安全的,或者不安全的都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你对这些产品有没有进行过研究和评估,不能拿空洞的大道理去说。对于转基因水稻前后做了十几年了,它的安全性如何去评估,不管是食品安全性还是环境安全性,我们国家都有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指标和标准。国外包括美国、欧盟等都有相应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在标准上我们农业部,包括申报单位自己也委托机构做了很多的评估工作,然后农业部又在他们的基础上组织第三方、没有利益纠葛的评价机构对一些重要的指标重新验证。过去的10多年,对于转基因水稻及玉米都是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全面地评价了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在这些评估的基础上,安委会才发放了安全证书。不过环境的安全性评估有一个问题,就是开始时它都是小规模的,进入商业化以后,大规模化之后,才能进一步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你发了安全证书,以后你的种子在种的过程中,还要坚持长期的监测,根据这种监测来了解其变化,然后提出风险的管理办法。并不是说我们发了安全证书之后就不管了。
转基因不是个新东西
简光洲:转基因在国外也是一种新技术,谁能确保它的安全评估体系和标准是科学的,是可靠的?
吴孔明:我觉得转基因也不是个新东西,争议不是在水稻这块吗,新的基因在玉米上已种了10多年了,在棉花上也是如此。在国外这些东西商业化十几年了,评估的体系都是成熟的。就水稻来说,也不是个新东西,因为玉米、棉花都已种了十几年了,标准都是成型的。
简光洲:就是说标准体系是差不多的?
吴孔明:对的。
简光洲:网上也有文章称转基因棉花的纤维不如以前的品种,现在的病虫害又多了起来,这些有没有依据?
吴孔明: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首先中国的这些棉花纤维有没有发生变化,我本人就是做棉花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事情。你可以上农业部网站上查询棉花的纤维长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是假设的话,一天可以找出100个反对的理由。上面的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简光洲:蒋高明在媒体上的质疑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您怎么看?
吴孔明:他的质疑具体细节我没有仔细看。他质疑主要是对整个转基因这块可能产生的生态后果的担心,他还是宏观上的,他本人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然后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研究者试吃不可行
简光洲:他是搞生态学的,你们是搞转基因的。
吴孔明:我觉得隔行如隔山,肯定是。大道理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产品完全是不一样的。
简光洲:蒋高明准备在《南方周末》上搞个民间绿色提案,就是让转基因研究者自己先来试吃,征集志愿者来试吃转基因产品,这种方法可行吗?
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觉得任何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制度。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国家是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试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因为什么东西不是说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的。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100/)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