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道德集结号:从小伊伊到小悦悦的道德巡礼 [打印本頁]

作者: ccqing111    時間: 2011-11-7 18:02
標題: 道德集结号:从小伊伊到小悦悦的道德巡礼
道德集结号,唤回跑路的道德
《人民日报》刊文《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指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成本,我们正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而近日发生的18个路人对被碾压的女童小悦悦“触目惊心”的冷漠,折射出我们的社会甚至已经开始从陌生走向冷漠。
惊闻小悦悦事件,笔者一度陷入沉思:假设我经过小悦悦倒地的现场,会不会停下来进行抢救?实不相瞒,我也很矛盾:不救,良心纠结;救,也万般纠结,甚至上升到了哈姆雷特之问。救了,我怕这女孩万一是别人的托,自己徒徒成了上钩者;万一拉一把反被她家人诬陷,又徒徒成为彭宇……不是扶不起,而是惹不起!但是我知道,这样我们的社会很危险,迟早都会咎由自取。因为集体的失语和漠视,会使社会显得残酷和可怕。如果每个人对别人的生死或痛苦,都是一副事不关己,漠然路过的态度,那么悲剧也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死或者痛苦,别人同样也会冷眼旁观,甚至“围观至死”!
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颗子弹击中所有人的心,人们良心都有一种滴血的感觉,同时引起了社会大讨论,这说明我们良知未泯、道德未死。
是该吹起道德集结号的时候了,让跑路的道德,回到我们身边!

一、道德现状:从小伊伊到小悦悦
【人人如狼,道德真空】

目睹社会现实,我国正处于道德极度沦丧时期:为官不正,为富不仁,为师不尊,为慈不善,纷纷唯利是图,笑贫不笑娼,道德底线荡然无存,无不贪婪、势利、虚伪、狡诈、麻木、冷漠,甚至变态。面对如此现状,有人不禁惊呼:中国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不是日本,更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公民道德的沦丧!
目前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道德最败坏时期,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发生过像现在这么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时期。而且更恐怖的是,中国人的道德还在进一步恶化,人们已经生活在人人如狼的道德的真空之中。
而今年下半年发生的小伊伊事件和小悦悦事件,又有着标本性的意义,不妨以此作为介入点,深入展开分析:
(一)小伊伊事件:拷问政府的道德
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奇迹女孩”小伊伊——项玮伊获救,成为最后一个获救者,而她父母的鲜活的生命永远停滞于此件事故中。
面对几度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停止搜救”之后又从废墟中救出来、被埋20个小时之久的两岁半小伊伊,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只能用“这是个奇迹”来推诿、掩饰。而“奇迹”一词的背后,恰恰显现了政府道德的缺失。
然而,“奇迹”并不止于此,动车事故发生后,竟然还得到了如此的上级救援指示:第一抢救伤员;第二安抚现场;第三尽快通车。前两条无可厚非,其中第三条指示着实令人难以置信,7月下旬并非春运高峰,况且除了高铁动车还有公路、普通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停运高铁动车并不会造成交通不畅,为什么要急着通车?人们只能猜测是经济利益,就怕动车停运带来铁路运输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如此作为,显然对生命缺乏必要的敬畏!
惊讶更不止于以上。其实早在“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前,在京沪线高铁开通后,接连出现高铁“故障停”,人们纷纷质疑铁道部这是“牺牲安全提速度”。然而,频发的事故和汹汹异议,依然没有唤醒铁道部动车安全的责任意识。铁道部我行我素,无动于衷,最终酿成惨剧,而遭殃的恰恰民众!
血的教训,流的只是老百姓的血!
小伊伊身后的“7.23”动车事故,拷问的是政府的道德与良知。
(二)小悦悦事件:拷问民众的道德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内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确切地说是387秒,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最后,众所周知,小悦悦并没有像小伊伊那样创造中国“奇迹”,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对此,笔者欲说还休,深觉文字毫无力量,故在此就自己默哀三分钟!
为什么18个路人漠然走过?面对2岁的倒地女孩,最基本的社会良心与社会信任在哪里?其实,小悦悦事件中路过者并不止于18个路人,而是整个社会,折射着我们当下道德沦丧、良知的泯灭的社会现状。
悲剧不该重演,道德不应跑路,良心不能雪藏于心中,关怀别人就是关心自己。只要你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路人,你可以选择漠视生命,但总有一天,作为路人的你也就可能成为小悦悦,或成为小悦悦的父母!
小悦悦事件后的整个社会的道德跑路,拷问的是民众的道德与良知。
(三)人人如狼,道德真空时代
更令人悲愤的是,广东佛山小悦悦尸骨未寒,四川泸州又曝5岁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至死,目击者称,小孩被卷进车轮拖行了10米,来回碾压至死。
旧伤未近,再添新伤,残忍的现实,足以令人胸闷蹩屈。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人心如此冷漠,人人与如狼,恍惚间大家进入一个人心不古、国将不国的衰世之中,不,就简直是堕入阿鼻地狱之中!
笔者愚见,有感而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老人则是我们的未来,因此,一个国家文明不文明,社会道德不道德,只要看其对孩子和老人的态度。
然而,回望神州大地,且不说毒奶粉、假疫苗事件触目惊心,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劳监部门涉嫌倒卖童工;比如北京定点“取缔”民工子弟学校;再比如就湖南邵阳一地,上半年曝光“邵氏弃儿”事件、下半年“邵阳沉船”事件……无不荼毒儿童,漠视幼小的生命。而老人呢?一方面老人倒地无人扶,被人们“围观至死”;另一方面扶了倒地老人,反而演绎“农夫与蛇”的故事,人们仅存的微弱的良知滴血至尽。如今老人出门就怕摔跤倒地,因为这一跤下去,自己能爬起来是命大,爬不起来是命该!
一切迹象表明,中国已然成为道德洼地。如此中国道德现状,令人几近绝望,有人更是不无担心道:一旦外敌入侵,还有谁会以血肉之躯来捍卫这个国家?
然而,回望历史,更是无比失落,因为毕竟这是一个曾经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之邦。中国到底中了什么邪,为何如此缺德了?

二、道德之问:问责如天问
【上下求索,问责无门】

国家落后或道德沦丧,很多人便会返身于己,上下求索,寻着寻着,就堕入互相推诿的怪圈:老百姓找政府的原因,说是腐败专制;政府则找老百姓的原因,说是民智未开;精英们则找文化层面的原因,说是劣根性使然。
但是,真是如此吗?不妨跟随笔者的思路去“天问”吧:
(一)政府之罪?
每每社会恶性事件爆发,悠悠众口产生的民愤老痰必向政府,甚者仇官情绪跟之尘嚣日上。然而,凭心而论,中国即为共和国,早非一人一家之国,是人人之共和的国家。即虽为党之执政的国家,党员数以千万计,而官员亦以数以千万计,但无论党员还是官员,尽在悠悠14亿众之内,绝非美帝国主义派来的敌特分子,居心叵测,演变中国;亦非马克思的混血儿孙,苦心孤诣,改造中国。中国毕竟中国人之中国,故中国政府实为中国人之政府。
正是基于此,政府与民众是可以心贴心,形成共识的,特别是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应当戮力同心。其实,民间少一点戾气,官方少一点腐气,双方多一点互相尊重,多一点善意,完全是可以形成良好的局面的,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空气。
有目共睹的是,政府也大张旗鼓地做道德的文章:如树立道德模范这方面,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可谓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树立学习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政府希望藉此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再如说创建文明城市,想通过此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即使小悦悦被碾压事件的发生地——佛山市,今年也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在3月28日曾隆重推出《佛山市民文明守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尊老爱幼。殊不知轰轰烈烈宣传造势,到头来交的答卷,竟是如此令人纠结。面对如此结果,政府应该深刻反思。也无怪乎,有人要说,一个需要设置文明办来推动文明的国家,那么只能说明这个国家很不文明!
客观地说,道德建设其实是全社会的事业,若只有官方的推动,而没有民间的效行,那就基本属于意淫,结果也根本形成不了良好的社会道德。
政府良好的愿景,为何总难催开社会的道德之花?这难道真的是老百姓没有去效行,是老百姓的错?
(二)国民之罪?
若论及国民之错,便涉及民族性了。现当代曾有一批文化“精英”不余遗力地痛批国民充满精神疾病,甚至直骂整个民族脑子进水。李时珍有言曰:“脑残者无药医”,中国人难道真的无可救药了?真是如此,那我们自暴自弃就得了,何必瞎折腾谈道德建设?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也剑指国民性,他认为国民愚昧、看客心理严重,只会围观瞎起哄,诸如此类,并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达对国民的绝望之情。最近几年,由于社会处于经济、政治、道德等的转型,似乎又回到鲁迅笔下的混沌世界,于是,便有人祭出“鲁迅已死,而看客未亡”。对此,笔者不禁忧思:国人难不成依然只是“一副死相”的看客,围观瞎起哄,根本没有思想可言?假设如此,那么辛亥百年以来,中国社会依旧老方一帖,一切未曾改变?那岂不是百年梦碎,国民性又打回原形了!
笔者一直在观察中国道德问题,近来一网友恰好与我探讨国民性,我们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民智已启,现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启官智、塑官德。诚如韩寒所说的那句“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此话放在时下之社会现状,相当在理。其实,官方一直低估甚至诋毁民智,视百姓若乳儿,置法律为儿戏,谈及民生比如社会保障或谈及民主比如人权保障,就给你扯国情,而国情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仿佛中国人根本不配拥有这一切!可笑的是,殊不知作为既得利益的他们,也是中国人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实,中华民族绝非劣等民族,无须再论,有目共睹:我们曾有辉煌的过去,有对世界文明史贡献的四大发明,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奇迹。如果说创造如此文明奇迹的民族是劣等民族,那就自欺欺人了。当然,沉缅过去的荣光是无济于事,必须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
现实非常骨感。作为中国人,生非容易死不甘,活着就如修行,早已谙熟生存哲学,诚然人人皆有向善之心,都想成为有道德的之人,但考虑到做英雄风险系数高,流血又要流泪,只能望而却步。在社会法制不是很完善的前提下,做了好事反惹一身臊的困境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是自己的事尽量少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国家没有创造助人为乐的社会环境,怎能要求老百姓一心向善?难道要他们步彭宇的后尘吗?
因此,中国人的看客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绝对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人都要趋利避害,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助人往往反被人诬,不如明哲保身,做人毕竟先要保护好自己免遭不必要的伤害。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又奉劝那些所谓的“公知”和精英们,要理性地对待国民性,善待民众。面对社会造成的公众冷漠,如果你们摆出一个臭架子像鲁迅一样,劈头盖脑地批判国民性,已无多大意义。
作为“公知”、“精英”应该要去做的,就是引导和塑造社会道德:首先要引导政府去构建助人为乐的社会;其次,再引导人民如何助人为乐。“伟大是指出方向”,你若觉得这个社会充满不道德的基因,那么就指出道德的方向,并且带头走出一条可以道德的路子来!
请不要在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况,骂别人为什么不走路?你乱骂痛批,实为“为知不识”,做法操蛋!
(三)文化之罪?
批判社会道德沦丧,我们为了不伤和气,剑指文化的原因是最安全、最和谐的,于是纷纷批判儒家文化了。如此做法,岂不悲乎?明明当下的问题,我们却不勇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眼前白茫茫一片,只得回头骂祖宗不争气,找老子的问题。这一找,就找到了将近二千五百年前,妄图把二千多年的历史全部否决掉,于是:新文化运动之前,皆为旧文化,皆为故纸堆,一文不值;新中国之前,都是旧中国,坠落阿鼻狱,非人类史!
目光投向近现代史,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政府乐观其成,而民间乐在其中,所以屡试不爽:新文化运动时期,要打倒孔家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要打倒孔老二。看看个个浑身是革命的胆,砸碑扒坟,历数罪状,好像真的埋了孔子,就可以洗心革面、学为好人了。结果呢,适得其反,情况愈糟,道德更滑坡、社会更混乱,专制思想更严重。目前道德急遽滑坡,又有一批“刨坟派”开始活跃起来,揪住儒家思想不放,无论是“美分”还是“五毛”,反腐批孔,这一点却能形成共识!
然而,放眼寰球,世界上哪有像我等之不宵民族,对几千年来积累下来文化弃之如敝屐不说,还恨不能挫骨扬灰。想想西方世界,连基督教都可以上升普世的宗教,而中国儒学从诞生伊始就有普世价值,而我们这个国家偏偏要千方百计去谋它性命,非要欺师灭祖不可了!
依笔者拙见,中国的落后和道德的沦丧,从来就不是儒不儒的问题,儒家文化充其量只是道统的力量,只是依附于政统之上的。因此,真正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二千年来的专制的政统问题。相反,反观儒家文化却十分讲究仁义道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道德观早已超阶级、超社会了,具有普世价值了。
显然,中华民族目前还是处于自甘堕落的阶段,因为她无法正视自身问题,善于开脱罪责。
(四)经济之罪?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没想到了进入新中国的今天,在人们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道德伤口,于是,便有人将社会道德沦丧的罪责推向了市场经济。
如果真的是市场经济的导致社会道德沦丧,有人就不禁会问:为什么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出现道德沦丧到如此地步的情况呢?
众所周知,国际上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而且市场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的维持既要靠法制,也靠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既然市场经济是如此,为何中国的市场又是如此唯利是图,甚至不惜谋财害命?于是,有人怀疑中国经济是不是真的市场经济?曾有人提出中国的经济实质并不是什么现代市场经济,充其量就是中国式的权贵经济,因为要想在中国经商创业,首先要得到政治的庇佑,若没有政治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那么企业生存维艰!
如此观来,将中国人“缺德”的根源归结于市场经济,这种论点根本站不脚。而恰恰是中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市场经济。
行文至此,有人便对笔者有意见了,你岂不是八面玲珑,处处讨好,给人洗白吗?笔者还是劝大家,且慢作定论。
其实,大家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吗?你不是18路人,却也充当了冷漠的看客,甚至比看客更卑鄙,居然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占据了道德高地,一身干净,扮作了道德法庭的法官,将道德沦丧之罪聚于18个路人身上,进行口诛笔伐,恨不能绳之以法!
难道不是吗?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100/)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