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7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国乒元老传承国球精神 邓亚萍恩师张燮林不忘初心

[複製鏈接]

1546

主題

8

好友

6155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1:46
  • 簽到天數: 421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3916
    金錢
    53079
    威望
    6155
    主題
    1546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章勇士 文章達人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8-14 16:09: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他是从小学二年级在地上打乒乓球起步的世界冠军、是上海汽轮机厂走出来的北京奥运五环旗持旗手,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称赞他“在中国和世界乒坛上取得的成就,后人难以超越”。而他本人总是说,“一个人对墙练打不成世界冠军,没有党和国家的支持、大家的努力和帮助,就谈不上个人荣誉。”
      他就是新中国第一批乒乓球世界冠军成员、乒坛“魔术师”张燮林。自涉足乒坛以来,凭着“专心”“细心”“责任心”“自信心”……他和队友推动国球攀上巅峰,并为保持国球荣耀倾心付出。
      4届世乒赛上开山创业,奠基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多年昌盛
      今年74岁的张燮林,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数不清的中外名将败在这位“魔术师”的直板削球长胶拍下,他常常能把几乎落到地板上的球变魔术般地削回去,一如那幅名为“海底捞月”的著名照片。
      1960年,张燮林夺得上海市运动会乒乓球单打冠军,当年12月,他和全国各地优秀选手共108人进京集训,备战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他从“一百单八将”中脱颖而出,在世乒赛单打角逐中一鸣惊人,先后淘汰了日本名将星野和三木,为中国队再夺男单冠军“圣·勃莱德杯”扫除了最大障碍,他自己也登上了男单季军的领奖台。
      在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上,张燮林首次担当中国队男团第一主力。决赛中,他用两个2∶0击败气势正盛的日本队两名主力,帮助中国队首次蝉联世界冠军。在单打比赛中,他又以3∶2淘汰了后来成为国际乒联第三任主席的日本名将荻村伊智朗,并再夺季军。
      第二十八届世乒赛在前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张燮林为中国队取得男团、男单“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1971年,中国队在第三十一届世乒赛上复出,在日本名古屋,他和林慧卿合作,成为中国队第一对混双世界冠军。
      中国队在世界乒坛多年长盛不衰,即始于张燮林和他的队友们的开山创业。
      全球唯一的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总结经验连说“28个心
      1972年,32岁的张燮林就任国家女队主教练。葛新爱、童玲、戴丽丽、曹燕华、何智丽、焦志敏、陈静、邓亚萍等一批世界冠军,10次世乒赛“考比伦杯”,3次世界杯女团冠军,2届奥运会3次女单、女双冠军,这些成绩均离不开他的调教与指挥。1995年天津世乒赛后,他调任国家体委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他担任中国乒球队领队,中国女队又包揽了这两届奥运会的女单和女双金牌。
      1996年,国际乒联特授予他“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目前,张燮林是全世界获此殊荣的唯一教练员。2001年,张燮林的名字又列入国际乒联斯韦思林俱乐部“名人堂”。张燮林的执教生涯如此辉煌,以致欧洲某队女乒教练感叹:“和他处在同一时代,是一种悲哀。”
      1998年,在全国乒乓球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张燮林总结自己的执教工作,一连说了“28个心”:对党和国家要“忠心”,对父母长辈要有“孝心”,对社会公共事业要有“爱心”,做人要“宽心”,待人要“诚心”,对自己的事业要有“责任心”,对不义之财不能“贪心”,平时训练要“专心”,备战训练要“细心”,对新鲜事物和创新技术要有“好奇心”,上场时要有“自信心”,领先时不要存“侥幸心”,落后时不要“灰心”……
      张燮林说,这“28个心”确是自己执教多年经验所得,不是简单的罗列,融合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国球精神的传承有自己的坚守,对乒乓球事业充满纯粹的激情
    今年7月,满头银发的张燮林出现在北京首钢乒超赛场,担任场外监督。一旁的俱乐部教练看到张燮林后,说:“有张指导做监督,这些队员一定不敢懈怠。”果然,这场比赛双方队员打得格外认真,竞争激烈。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张燮林为人低调,但对于国球精神的传承与新的创业却充满纯粹的激情。
      什么是“国球”?张燮林直言,是老百姓的喜爱,让乒乓球成为“国球”。既然如此,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所作所为都要高标准要求,思想境界和体育道德水平要提升层次。
      这并不是空话。张燮林对人对己,均有严格要求。曾有人想借他的名气开办“张燮林乒乓球学校”,但他认为,做不到每周3次以上教学生,就是挂虚名赚钱,绝不能同意。某著名运动员退役后,也曾有人以20万元为出场费邀请她打表演赛,但她在张燮林的建议下婉拒了邀请,原因是半年不练球,不能体现真实水平就是对不起买票看球的观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按這成為會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5 04:15 , Processed in 0.013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