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阿里系”陆续接入微信支付 谷歌苹果如何应对

[複製鏈接]

4740

主題

0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昨天 22:31
  • 簽到天數: 324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323
    金錢
    56419
    威望
    20346
    主題
    4740

    文明人 回文勇士 中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21-9-28 21:15:55
    在监管的强力推动下,长期存在于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9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阿里巴巴旗下多个APP已接入微信支付,比如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此外,有消息称,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经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审核。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该公司坚信,分享、连接和开放是健康数字生态的基础,将继续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在此之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在反垄断和强监管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平台已率先支持众多主流支付渠道,比如美团APP向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美团支付、Apple pay、Mi Pay、华为Pay、三星Pay等主流支付工具开放;拼多多则向微信支付、支付宝、QQ钱包、花呗等多种支付工具开放。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我国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有效进展。要知道,长期以来,因为独立资金体系、应用生态圈和控制场景等限制因素,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间存在层层壁垒,广大用户不得不面临支付选择,无形中降低了支付效率,增加了社会成本。

    日前,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表示,要强化反垄断,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需要指出的,自去年以来,全球掀起针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浪潮,支付领域的互联互联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并非易事

    事实上,实现监管领域的互联互通是监管层一直以来的要求。

    早在2019年9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就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多家的大型互联网平台积极作为,有助于条码支付在更大范畴实现互联互通,最终达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的发展目标。同时,他们也向记者指出,要真正实现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为什么要推动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星

    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向记者表示,实现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包括支付机构的运营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他指出,从行业创新的角度来讲,目前生态垄断的方式,非常不利于支付行业的创新发展“第三方支付本身就是一个新兴行业,它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发展创新。”

    “如果支付领域可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那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意义非凡。”ShowFin智库创始人寇向涛认为,将会给予中小支付机构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再就是节省行业展业成本,商户端不需要多个支付受理入口和设备,减少多品牌入网的投入。”

    对此,黄大智也表示,支付领域彻底的互联互通意味着账户侧和收单侧都能实现联通,“首先会利好中小支付机构,因为这其实解决了支付生态垄断的问题,中小支付机构就可能通过更好的服务、更优质的产品介入到更多的B端商户中。”

    但现阶段,想要真正实现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有诸多阻碍。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7 19:57 , Processed in 0.01463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