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时辰和十二生肖

[複製鏈接]

3396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5-26 10:37
  • 簽到天數: 45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5
    金錢
    12
    威望
    16771
    主題
    3396
    樓主
    發表於 2021-10-31 12:14:38
    有关时辰和十二生肖的小知识
    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子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丑时:凌晨一时到三时,牛正在反刍。

    寅时:三时到五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卯时:五时到七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辰时:上午七时到九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巳时:九时到十一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午时: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未时:下午一时到三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申时:下午三时到五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酉时:五时到七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戌时:晚上七时到九时,狗开始守夜。

    亥时:晚上九时到十一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

    您好,答案已经给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回复我!

    如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

    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

    ***************************************************

    2.有关时辰和十二生肖的小知识
    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子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丑时:凌晨一时到三时,牛正在反刍。

    寅时:三时到五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卯时:五时到七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辰时:上午七时到九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巳时:九时到十一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午时: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未时:下午一时到三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申时:下午三时到五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酉时:五时到七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戌时:晚上七时到九时,狗开始守夜。亥时:晚上九时到十一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您好,答案已经给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回复我!如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

    3.古代时间的文化常识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



    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

    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

    4.古代时辰表示法
    比如来说午时是11点到13点,11点到12点为上半时 用初来表示,11点称为初午,11:15古代称作初午一刻以此类推到初午四刻,12点到13点为下半时,用正来表示,12点称为正午,12:15便称作正午一刻依此类推到正午四刻. 接下来又从初未.初未一刻开始算起依此类推.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革象新书》中有非常明确的描述 “昼夜十二时,均分百刻,一时有八大刻二小刻,大刻总九十六,小刻总二十四,小刻六准大刻一,故共为百刻也.上半时之大刻四,始曰初初,次初一,次初二,次初三,最后小刻为初四;下半时之大刻亦四,始曰正初,次正一,次正二,次正三,最后小刻为正四”.一个时辰分成了两部分——“初”和“正”,每部分四大刻一小刻,这样每时辰的“初”和“正”都是以大刻起头,以小刻收尾.比如来说午时是11点到13点,11点到12点为上半时 11:15古代称作初午一刻以此类推到初午四刻,12点到13点为下半时 12:15便称作正午一刻依此类推带正午四刻. 接下来又从初未一刻开始算起依此类推.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5.十二时辰正确的养生方法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

    给大家提个醒,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

    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有一个句话特别有意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

    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其实,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

    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

    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现在很多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也要从胃经治。

    通常长青春痘的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损伤的就是胃气。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不吃早饭,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容易生病。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饭和早饭,这都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还有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

    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

    6.12时辰各指哪一时段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i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化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李?逖┮谷氩讨荨罚骸耙拱胙┯薄≈脸窍隆γ┲埂问保呕怠!薄盾饺芈ニ托两ァ罚骸昂炅谷胛猓矫魉涂统焦隆!逼矫魇瞧降┑谋鸪啤T偃纭妒Ы滞ぁ罚骸拔罕猿绞崩е列缡薄!薄毒把舾浴罚骸翱山掏纯腿擞谒取⑽纭⑽慈鍪背焦浴!薄都烂梦摹罚骸肮枰晕词被辜遥暌猿绞逼!薄度河⒒峤芍屑啤罚骸按铀仁敝鄙钡轿词薄!?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 ”《李?逖┮谷氩讨荨罚骸八墓模≈脸窍拢抟蝗酥؟摺!薄兜翘┥郊恰罚骸拔焐昊蓿骞模胱域W展弁ぁ!薄队肫奘椤罚骸靶廖慈履盍顾墓模舛词质椤!?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

    7.请教下古代12时辰的时间记时办法
    是依次对位的

    子是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丑是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寅是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卯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辰是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巳是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午是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未是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申是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酉是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戌是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亥是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讲给你听,据大人们说,亥年亥月亥日亥时(猪年12月12日12时)出生的人是害人精,也是这不是真的,只是谐音而已。)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3 10:48 , Processed in 0.0132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