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海经3

[複製鏈接]

191

主題

1

好友

603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2-21 10:13
  • 簽到天數: 10 天

    [LV.3]偶爾看看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137
    威望
    603
    主題
    19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1-29 01:14: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又东五百里,曰会(gu@)稽(j@)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
    砆(f&)石①。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ju6)。
    【注释】①砆石:即碔砆,一种似玉的美石。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会稽山,呈现四方形,山上有丰富的金属
    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晶莹透亮的砆石。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
    湨水。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ju6)水出焉,而南流注
    于列涂。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夷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细沙石
    子。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列涂水。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鲁,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有茂密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咸阴山,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x*n)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
    羊而无口,不可杀也①,其名曰■(hu1n)。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6)
    之泽,其中多(芘)[茈] (z!)蠃(lu$)②。
    【注释】①不可杀:这里杀是死的意思。不可杀就是不能死,意思是这种兽即使不吃东西也
    不能使它死去。②茈蠃:茈通“紫”。蠃通“螺”。茈蠃就是紫颜色的螺。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洵山,山南阳面盛产金属矿物,山北阴面
    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
    活着而不死,名称是■。洵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阏泽,水中有很
    多紫色螺。
    又东四百里,曰虖(h&)勺(shu^)之山,其上多梓(z!)枏(n2n)
    ①,其下多荆(j9ng)杞(q!)②。滂(p1ng)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释】①梓:梓树,落叶乔木,生长较快。木材轻软,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乐器等用。
    枏:即楠木树,常绿乔木,叶质厚,花小,核果小球形。木材富于香气,是建筑和制造器具的上等材
    料。②荆:即牡荆,落叶灌木,小枝方形,叶对生,掌状复叶。果实称为黄荆子,可供药用。杞:即
    枸妃,落叶小灌木,夏季开淡紫色花。果实是红色的,叫枸杞子,药用价值很大。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虖勺山,山上到处是梓树和楠木树,山下
    生长许多牡荆树和苟杞树。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大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
    (p1ng)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区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
    石头。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
    注于滂(p1ng)水。水有兽焉,名曰蛊(g()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
    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
    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
    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
    是能吃人的。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
    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漆吴山,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多出产可以
    用作棋子的博石,不产玉石。这座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山上远望是片丘陵,
    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停歇之处。
    凡南次二(经)[山]之首,自柜(j&)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
    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y@)①,糈(x()用
    稌(t*)。
    【注释】①璧:古时一种玉器,平圆形,正中有孔,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时使用的礼器
    之一。
    【译文】总计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一共十七
    座山,途经七千二百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祭祀山神:
    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南次三(经)[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译文】南方第三列山系的头一座山,是座天虞山,山下到处是水,人
    不能上去。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x9)、兕(s@)①,
    多象。有鸟焉,其状如(ji1o)而白首②,三足,人面,其名曰瞿(q*)
    如,其鸣自号也。泿(y!n)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③,其状
    鱼身而蛇尾,其(音)[首] 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zh@)④。
    【注释】①犀:据古人说,犀的身子像水牛,头像猪头,蹄子好似象的蹄子,黑色皮毛,生
    有三只角,一只长在头顶上,一只长在前额上,一只长在鼻子上。它生性爱吃荆棘,往往刺破嘴而口
    吐血沫。兕:据古人说,兕的身子也像水牛,青色皮毛,生有一只角,身体很重,大的有三千斤。②
    :传说中的一种鸟,样子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接近尾巴的部位。③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
    类。④已:停止。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译文】从天虞山往东五百里,是座祷过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到处是犀、兕,还有很多大象。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却是白色的
    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
    读音。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像普
    通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
    人不生痈肿疾病,还可以治愈痔疮。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
    礼,膺(y9ng)文曰仁②,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xi4n)
    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
    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
    ②膺:胸。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丹水
    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
    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
    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
    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
    从容,常常是自个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汎(f4n)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渤海。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发爽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有很
    多白色的猿猴。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2o)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
    (k3i)风自是出①。
    【注释】①凯风:南风,意思是柔和的风。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处的南面有一峡谷,叫
    做育遗,生长着许多奇怪的鸟,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f))虫(hu!)。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顶部。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没有水,山下到处是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阳夹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灌湘山,山上到处是树木,但没有花草;
    山中有许多奇怪的禽鸟,却没有野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hu^)。黑水山焉,而
    南流注于海。其中有■(tu2n)鱼,其状如鲋(f))而彘(zh@)毛①,其
    音如豚(t*n)②,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释】①鲋:即今鲫鱼,体侧扁,稍高,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彘:猪。②豚:小猪。
    也泛指猪。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鸡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盛产
    丹雘。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鱼,形状像鲫
    鱼却长着猪毛,发出声音如同小猪叫,它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
    自是出①。有鸟焉,其状如枭②(xi1o),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y*),
    其鸣自号也,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释】①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春天的东北风。②枭:通“鸮”,俗称猫头鹰,嘴和
    爪弯曲呈钩状,锐利,两眼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
    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在夜间活动。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令丘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野火。山
    的南边有一峡谷,叫做中谷,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山中有一种禽鸟,
    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
    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汗)青雘(hu^)。
    有木焉,其状如(穀)[榖](g^u)而赤理,其(汗)[汁]如漆,其味如饴
    (y0)①,食者不饥,可以释劳②,其名曰白■(g1o),可以血玉③。
    【注释】①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②劳:忧。③血:这里用作动词,染的意思,就是染器
    物饰品使之发出光彩。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仑者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
    石,山下盛产青雘。山中有一种树木,形状像一般的构树却是红色的纹理,
    枝干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还可以解除忧
    愁,名称是白■,可以用它把玉石染得鲜红。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译文】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是座禺稿山,山中有很多奇怪的野兽,还
    有很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
    [春]辄(zh6)入①,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
    皇、鹓(yu4n)雏(ch*)②。
    【注释】①辄:即,就。②鹓雏:传说中的一种鸟,和凤凰、鸾凤是同一类。
    【译文】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是座南禺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到处流水。山中有一个洞穴,水在春天就流入洞穴,在夏天便流出洞穴,
    在冬天则闭塞不通。佐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大海,佐水流经的
    地方有凤凰和鹓雏栖息。
    凡南次三(经)[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
    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q0)①,糈(x()用
    稌(t*)。
    【注释】①祈:向神求祷。
    【译文】总计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从天虞山起到南禺山止,一共十
    四座山,途经六千五百三十里。诸山山神都是龙的身子人的脸面。祭祀山神
    全部是用一条白色的狗作供品祈祷,祀神的米用稻米。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①。
    【注释】①据学者们的研究,这几句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校勘整理本书之人所题写的。
    因为底本所原有,故仍予保留并作今译。以下均同此。
    【译文】以上是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大大小小总共四十座,一万六千
    三百八十里。


    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①。有兽焉,
    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xi2n)羊,其脂可以已腊(x9)②。
    【注释】①洗石:古人说是一种在洗澡时用来擦去身上污垢的瓦石。②腊:皮肤皴皱。
    【译文】西方第一列山系华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钱来山,山上有许多
    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
    名称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干裂的皮肤。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hu^)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
    ①。有鸟焉,其名曰■(t$ng)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b4o)。

    【注释】①铜:这里指可以提炼为精铜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②■:皮肤皱起。
    【译文】从钱来山往西四十五里,是座松果山。濩水从这座山发源,向
    北流入渭水,其中多产铜。山中有一种禽鸟,名称是■渠,形状像一般的野
    鸡,黑色的身子和红色的爪子,可以用来治疗皮肤干皱。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①,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r6n),②其
    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 ,六足四翼,见(xi4n)
    则天下大旱。
    【注释】①太华之山: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 ②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
    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
    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q!),其兽多■(zu$)牛①,
    其阴多磬(q0ng)石②,其阳多■(y()琈(f*)之玉③。鸟多赤鷩(bi5)
    ④,可以御火⑤。其草有萆(b@)荔⑥,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
    生,食之已心痛。
    【注释】①■牛:据古人讲,在小华山生长着许多山牛,体重都在一千斤左右,这就是■牛。
    ②磐石:是一种可以制造乐器的石头。古人用它制成的打击乐器叫做磬,一般是挂在架子上进行演奏。
    ③■琈:古时传说中的一种玉,具体的形状质料不清楚。④赤鷩:属于野鸡一类的禽鸟,胸部腹部都
    是红色,冠子是金黄色,头是黄的,尾巴是绿的,间杂着红色羽毛,色彩鲜明。⑤御火:御在这里是
    屏除、辟开的意思。御火就是辟火,意思是火不能烧及人的身子。⑥萆荔:古时传说中的一种香草。
    【译文】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华山,山上的树木大多是牡荆树和枸杞
    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山北阴面盛产磬石,山南阳面盛产■琈玉。山
    中有许多赤鷩鸟,饲养它就可以辟火。山中还有一种叫做萆荔的草,形状像
    乌韭,但生长在石头上面,也攀缘树木而生长,人吃了它就能治愈心痛病。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①。其上有木焉,名曰
    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②,而赤华黄实,如婴儿
    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③,其状如
    羊而赤鬣(li6)。其鸟多(穀)[榖](m@n),其状如翠而赤喙(hu@)④,
    可以御火。
    【注释】①铁:这里指能够提炼成铁的天然铁矿石。以下同此。②葵:即冬葵,也叫冬寒菜,
    是古代重要蔬菜之一。③葱聋:古人说是野山羊的一种。④翠:指翠鸟,又叫翡翠鸟,大小近似于燕
    子,头大而身体小,嘴强硬而直,额部、枕部、背部的羽毛以苍翠,暗绿色为主,耳部的羽毛是棕黄
    色,颊部、喉部的羽毛是白色,翅膀上的羽毛主要是黑褐色,胸下的羽毛是栗棕色。喙:鸟鲁的嘴。
    【译文】再往西八十里,是座符禺山,山南阳面盛产铜,山北阴面盛产
    铁。山上有一种树木,名称是文茎,结的果实像枣子,可以用来治疗耳聋。
    山中生长的草大多是条草,形状与葵菜相似,但开的是红色花朵而结的是黄
    色果实,果实的样子像婴儿的舌头,吃了它就可使人不迷惑。符禺水从这座
    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葱聋,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
    有红色的鬣毛。山中的禽鸟大多是■鸟,形状像一般的翠鸟却是红色的嘴
    巴,饲养它可以辟火。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n2n),其草多条①,其状如
    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y()琈(f*)之玉,其阴多铜。灌
    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zh7)②,以涂牛马无病。
    【注释】①条:这里讲的条草和上文所说的条草,名称虽相同,但形状不同,实际上是两种
    草。②流、赭:流即硫黄,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中医入药,有杀虫作用;赭即赭黄,是一种天然生
    成的褐铁矿,可做黄色颜料。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石脆山,山上的树大多是棕树和楠木树,
    而草大多是条草,形状与韭菜相似,但是开的是白色花朵而结的是黑色果
    实,人吃了这种果实就可以治愈疥疮。山南面盛产■琈玉,而山北面盛产铜。
    灌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禺水。这条水里有硫黄和赭黄,将这种水
    涂洒在牛马的身上就能使牛马健壮不生病。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ni()橿①(ji1ng),其阴多铁,其
    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sh2o)水,其中多■(b4ng)鱼,其状
    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②(m6i),其兽多■(zu$)牛、羬(xi2n)
    羊。有鸟焉,其状如鹑③(ch*n),黄身而赤喙(hu@),其名曰肥遗④,
    食之已疠⑤(l@),可以杀虫。
    【注释】①杻:杻树,长得近似于棣树,叶子细长,可以用来喂牛,木材能造车辋。橿:橿
    树,木质坚硬,古人常用来制做车子。②箭■:一种节长、皮厚、根深的竹子,冬天可以从地下挖出
    它的笋来吃。③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
    条纹。雄性的鹌鹑好斗。④肥遗:这里讲的肥遗是一种鸟,而上文所说的肥遗是一种蛇,名称虽相同,
    实际上却是两种动物。⑤疠:癞病,即麻疯。
    【译文】再往西七十里,是座英山,山上到处是杻树和橿树,山北阴面
    盛产铁,而山南阳面盛产黄金。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招水,水中有
    很多■鱼,形状像一般的鳖,发出的声音如同羊叫。山南面还生长有很多箭
    竹和■竹,野兽大多是■牛、羬羊。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
    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
    体内寄生虫。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
    (gu4n),其状如樗①(ch&),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②(zh7),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f*)。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
    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
    而白毛,[毛]大如笄(j9)而黑端③,名曰豪彘④(zh@)。
    【注释】①樗:即臭椿树,长得很高大,树皮灰色而不裂,小枝粗壮,羽状复叶,夏季开白
    绿色花。②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③笄:即簪子,
    是古人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连住头发上的冠帽的一种长针。④豪彘:即豪猪,俗称箭猪。
    【译文】再往西五十二里,是座竹山,山上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山北面
    盛产铁。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黄雚,形状像樗树,但叶子像麻叶,开白色
    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外表的颜色像赭色,用它洗浴就可治愈疥疮,
    又可以治疗浮肿病。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竹水的北岸有很多
    的小竹丛,还有许多青色的玉石。丹水也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洛水,
    水中多出产水晶石,又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
    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称是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zh!)叶而无伤①,木虫居之。
    有草焉,名曰熏(x&n)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xi))如靡(m0)
    芜②,佩之可以已疠(l@)。
    【注释】①枳:枳树,也叫做“枸橘”、“臭橘”,叶子上有粗刺。复叶,小叶三片,有透
    明腺点。无伤:指没有能刺伤人的尖刺。②臭:气味。蘼芜:一种香草,闻起来像兰花的气味。
    【译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浮山,到处是盼木,长着枳树一样的
    叶子却没有刺,树木上的虫子寄生于此。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熏草,叶子
    像麻叶却长着方方的茎干,开红色的花朵而结黑色的果实,气味像蘼芜,把
    它插在身上就可以治疗麻疯病。
    又西七十里,曰羭(y*)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y))
    橿①(ji1ng),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②,其阳多婴垣(yu2n)之玉③。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嚻(xi1o)④。有鸟焉,其状如枭
    (xi1o),人面而一足,曰橐(tu$)■(f6i),冬见(xi4n)夏蛰(zh6)
    ⑤,服之不畏雷。
    【注释】①棫:棫树,长得很小,枝条上有刺,结的果子像耳珰,红紫色,可以吃。②赤铜:
    即黄铜。这里指未经提炼过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③婴垣:一种玉石,主要可用来制做挂在脖子
    上的装饰品。④嚻:一种野兽,古人说它就是猕猴,形貌与人相似。⑤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
    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译文】再往西七十里,是座羭次山。漆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渭水。
    山上有茂密的棫树和橿树,山下有茂密的小竹丛,山北阴面有丰富的赤铜,
    而山南阳面有丰富的婴垣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而双臂很长,擅
    长投掷,名称是嚻。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长着人一样
    的面孔而只有一只脚,叫做橐■,常常是冬天出现而夏天蛰伏,把它的羽毛
    插在身上就使人不怕打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译文】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是座时山,没有花草树木。逐水从这座山
    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
    ①,鸟多尸鸠(ji&)。②
    【注释】①猛豹: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形体与熊相似而小些,浅色的毛皮有光泽,吃蛇,还
    能吃铜铁。②尸鸠:即布谷鸟。
    【译文】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是座南山,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丹水
    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猛豹,而禽鸟大多是布谷
    鸟。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穀)[榖](g^u)柞(zu^)①,下
    多杻(ni()僵(ji1ng),阴多银,阳多白玉。涔(qi4n)水出焉,北流注
    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注释】①柞:古人说就是栎树。它的木材可供建筑、器具、薪炭等用。
    【译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大时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栎树,山
    下有很多杻树和僵树,山北面多出产银,而山南面有丰富的白色玉石。涔水
    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清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却向南流入汉水。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b#)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3n);
    嚻(xi1o)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鉤端①,兽多犀(x9)兕(s@)
    熊罴②(p0),鸟多白翰赤鷩(b6i)③。有草焉,其叶如蕙④,其本如桔
    (j*)梗⑤,黑华而不实,名曰蓇(g()蓉,食之使人无子。
    【注释】①桃枝:一种竹子,它每隔四寸为一节。鉤端:属于桃枝竹之类的竹子。②罴:熊
    的一种。③白翰:一种鸟,就是白雉,又叫白鹇,雄性白雉鸟的上体和两翼白色,尾长,中央尾羽纯
    白。这种鸟常栖高山竹林间。④蕙:蕙草,是一种香草,属于兰草之类。⑤桔梗:橘树的茎干。
    【译文】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是座?冢山,汉水发源于此,然后向东南
    流入沔水;嚻水也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汤水。山上到处是葱茏的桃枝竹和鉤
    端竹,野兽以犀牛、兕、熊、罴最多,禽鸟却以白翰和赤鷩最多。山中有一
    种草,叶子长得像蕙草叶,茎干却像桔梗,开黑色花朵但不结果实,名称是
    蓇蓉,吃了它就会使人不生育孩子。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枏(n2n),下多菅(ji1n)蕙。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g()①。有鸟焉,其状如鹑,
    黑文而赤翁②,名曰栎(l@),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xi))
    如靡芜,名曰杜衡③,可以走马,食之已瘿(y!ng)。④
    【注释】①席:这里作动词用,铺垫的意思。②翁:鸟脖子上的毛。③杜衡:一种香草。④
    瘿:一种人体局部细胞增生的疾病,一般形成囊状性的赘生物,形状、大小下一,多肉质。这里指脖
    颈部所生肉瘤。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天帝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
    山下主要生长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名称是溪边,
    人坐卧时铺垫上溪边兽的皮就不会中妖邪毒气。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
    一般的鹌鹑鸟,但长着黑色的花纹和红色的颈毛,名称是栎,人吃了它的肉
    可以治愈痔疮。山中还有一种草,形状像葵菜,散发出和蘼芜一样的气味,
    名称是杜衡,给马插戴上它就可以使马跑得很快,而人吃了它就可以治愈脖
    子上的赘瘤病。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g1o)涂之山,蔷(s6)水出焉,西流注于诸
    资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
    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y))①,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藁(g3o)
    茇(b2)②,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
    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ju6)如。有鸟焉,其状如鸱(Ch9)
    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注释】①礜:即礜石,一种矿物,有毒。苍白二色的礜石可以入药。如果山上有各种礜石,
    草木不能生长,霜雪不能积存;如果水里有各种礜石,就会使水不结冰。②藁茇:一种香草,根茎可
    以入药。
    【译文】往西南三百八十里,是座皋涂山,蔷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诸
    资水;涂水也发源于此,向南流入集获水。山南面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
    山北阴面盛产银、黄金,山上到处是桂树。山中有一种白色的石头,名称是
    礜,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又有一种草,形状像藁茇,叶子像葵菜的叶子
    而背面是红色的,名称是无条,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
    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
    角,名称是玃如。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
    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m!n)。有鸟焉,
    其状如鸮(xi1o),青羽赤喙(hu@),人舌能言,名曰鹦■(m$u)①。
    【注释】①鹦■:即鹦鹉,俗称鹦哥,羽毛色彩美丽,舌头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
    仿人说话的声音。有许多的种类。
    【译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郁郁葱
    葱的竹丛。盼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玉石。山中有一
    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苍黑色的皮毛大大的眼睛,名称是■。山
    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像
    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称是鹦■。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枏(n2n),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
    玉,其阴多旄(m2o)牛、麢(l0ng)、麝(sh6)①。其鸟多鸓(l7i),
    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注释】①旄牛:即牦牛。麢:即羚羊,形状像羊而大一些,角圆锐,喜好在山崖间活动。
    麢,同“羚”。麝:一种动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后肢长,蹄子小,耳朵大,体毛棕色,雌性和雄
    性都没有角。雄性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翠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
    到处是竹丛,山南面盛产黄金、玉,山北面有很多牦牛、羚羊、麝。山中的
    禽鸟大多是鸓鸟,形状像一般的喜鹊,却长着红黑色羽毛和两个脑袋、四只
    脚,人养着它可以辟火。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gu9)山,是錞(ch*n)于西海①,无草木,
    多玉。淒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②,多丹粟。
    【注释】①錞:依附。这里是座落、高踞的意思。②采石:据古人说是一种彩色石头,就像
    雌黄之类的矿物。
    【译文】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騩山,它座落在西海边上,这里没有
    花草树木,却有很多玉石。淒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
    采石、黄金,还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 07:42 , Processed in 0.0262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