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4日开始,下半年第二次寒潮过程已开始影响我国新疆北部。5日起,它会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和云南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从黑龙江一直到海南。寒潮首先会影响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而南方将也将在周日开始受到显著影响。
11月5日到8日的降温幅度预报丨中央气象台 各地将普遍降温6-8℃及以上,其中京津在内的华北地区降温至0℃以下,南岭一线也将降至约10℃。 这场寒潮来势汹汹,它缘何而来?又将何时结束?本文将对这一次寒潮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说。
5日到8日全国最低气温预报丨中央气象台
北京时间11月5日14时的地面天气图,可以看到数千里冷锋横亘我国西北到东北,其北侧强大的冷高压即寒潮主体。丨中央气象台 什么是寒潮? 这次寒潮有什么特别之处? 降温常有,寒潮……其实也常有。不过寒潮不是一般的冷空气:它不仅带来了幅度较大的降温,也将带来显著的低温。 这次发布的是寒潮黄色预警,表明24小时内会出现(或已经出现)10℃以上的降温,并会造成一些区域的最低温度低于4℃。
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寒潮有较强的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这意味着雪要来了:在包括京津地区在内的华北北部和东北,将迎来大范围降雪(或雨转雪)天气,其中东北地区中西部的一些区域将出现极端强降雪和冻雨等恶劣天气,需要特别注意强降雪和冻雨造成的灾害。 此外,本次寒潮过后还有多次稍弱的冷空气南下补充,因此下一周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也将持续偏低。
中央气象台对11月5-8日雨雪形势的分析丨中央气象台 如此迅猛的降温,让人想大喊救命,那么如何科学地穿衣保命呢? 关注“果壳”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穿衣],可得你此刻急需的保暖装备深度解析。 这次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天前在地球另一面呼啸的一个强烈风暴。 在中纬度的对流层,西风带强劲地存在着,如同一条环绕地球的长河。而这条长河里也会有涟漪或巨浪——在向东奔流的洪流里出现南北向的波动,为下方的大地寄来热带的氤氲或极地的凛冽。这一次的寒潮的起源,正是一个远在太平洋另一岸的风暴,它直接地为北美西海岸地区造成了狂风暴雨。但这远不是它的谢幕演出。
北京时间10月25日深夜(当地10月25日早晨),即将影响北美西海岸的强大温带气旋。丨 https://rammb.cira.colostate.edu/ 这个风暴在呼啸北美西海岸的同时,也借助西风带的长河,向下游的东侧区域更快地传递了自己的能量——于是,一系列新的波动就此形成,沿着西风带一路向东掠过北美东海岸、北大西洋、欧洲,直到10月30日前后,在乌拉尔山的西侧形成了一个高空暖高压脊。而在高压脊东北侧的北冰洋沿岸,则有一个携带了强烈冷气团的低涡移动,它就是正在影响我国的寒潮前身;此时暖高压脊的出现,给了它东移南下的动力。
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的北半球对流层中层天气图。圆圈代表北美西海岸风暴激发的大气扰动,其中黑色圈即乌拉尔山西侧暖高压脊;白色圈为携带了初始冷气团的低涡,可以视作寒潮源。丨Easterlywave 在这一旅程中,低涡携带着冷气团路过已经进入寒冬的西伯利亚荒原,在地面的冷却下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而乌拉尔山西侧暖高压脊也在顺着西风带向东移动并有了进一步发展,它东侧的偏北气流将低涡进一步东移南推,让它将寒潮引导向我国。于是,北国的衰草披上了霜雪,而江南的木叶也将在朔风中肃杀摇落。
这样的过程,在过去的千万个秋天里早已上演了无数次,并非很极端的事件。 寒潮预示着冷冬么? 先说结论:二者并没有直接关联。 寒潮是一种持续数日的天气尺度过程,而“冷冬”则是描述了季节平均的气温异常。在一个季节里是可能有剧烈的冷暖起伏,但短时的冷暖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季节总体的温度高低;它更多地是受短期气候因子所影响,如极地海冰的多寡、海温的冷暖异常等。
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偏离1981-2010年气候平均态的状况)。虽然这一年冬季出现了多次强寒潮,东北等地也有所偏冷,但全国平均还是显著偏高,被判定为一个暖冬。丨国家气候中心 在近期,有一次拉尼娜事件正在发展中。通常而言,拉尼娜事件和我国冬季气温有一定相关性,更可能倾向导致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偏冷。不过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并不直接,且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子很多,不能仅因为这一个条件断定冬季的气候状况。
最近一周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偏离1981-2010年平均值的状况),可以看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呈现显著偏冷,一次拉尼娜事件正在发展。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 最近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了冬季总体气候形势的预测,认为这个冬季除青藏高原和云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气温偏低和接近常年为主,其中强寒潮等极端天气过程较频繁。不过这还不能给今冬打下“冷冬”的标签:最终要等到次年3月气候学意义的冬季结束后,根据12-2月全国平均的气温实况,才能正式判定这个冬季是否为冷冬。
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冬季(12-2月)的气温趋势的预测。丨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变暖,咋还这么冷? 首先要明确,全球气候变化的增暖,是空间尺度很大(全球平均)、时间尺度也较长(工业化发展的一百多年来)的框架下,平均温度持续升高的概念。 然而,具体的气温的分布和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很不均匀的。在类似本次寒潮的小范围、较短时间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各地天气各不相同,也有着不同的冷暖异常,其中会有一些地方存在短期的明显偏冷。不过,这些冷暖与风雨阴晴都没有被漠视,经过等权平均后都融入了这个全球平均的偏暖结果里。一隅大地的数日寒凉,和寰宇的期年偏暖并不矛盾;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不应一叶障目。 此外,平均温度显著上升,的确是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但气候变化还有另一大特征:变率增大。换言之,显著偏离平均值的极端冷暖事件频率都有上升。例如寒潮频率在近些年的增加,其实很可能是气候显著变暖的结果。 前文提到过,西风带里南北向的波动会导致极地和热带间的热量交换,这其中就有可能出现寒潮。然而当前,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也被称作北极放大效应),使得北极和赤道的温差显著下降,导致了这一热力差异引起的西风带显著减速。而西风带的减速将导致极地与热带间交换变得更加剧烈,极地的极寒气团也更容易南下,造成包括我国在内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寒潮频率上升。 一次寒潮的背后,却能看到辽阔天地间的风云变幻,或许这正是一叶知秋。不过或许思绪有些过于遥远——在朔风萧瑟的眼前,我们还是再次提醒所有正在受寒潮影响的各位,注意关注天气剧烈变化的影响,及时防寒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