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6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金融时报: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陷入移动战争

[複製鏈接]

6385

主題

19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美腿丝袜控…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2024-5-11 01:52
  • 簽到天數: 218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9667
    金錢
    57530
    威望
    25639
    主題
    6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愛因斯坦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版主 伴壇終老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3-20 10:05: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移动之争,三家公司竞相转变经济领域效率低下的组成部分,发挥自己在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以下为文章内容摘选:

      过去几个月,北京高峰时段几乎不可能打到出租车,司机们对路边焦急挥摆的手臂视而不见,而是去寻求更丰厚的礼品:下载了打车软件的智能手机用户,此类软件会对出租车和乘客双方都进行补贴。

      这些软件给乘客提供一定的补贴,另外给出租车司机一些小费。出租车一直在抱怨车费太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峰时段司机根本不搭载乘客,除非他们用手机叫车。通过这些应用,用户可以提前支付一些费用,进而创造了一个出租车行业从未见过的市场价格。

      两款打车应用在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支持下展开了这场战斗,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和司机都尝到了甜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正在花掉投资者的数百万元。

      降低打车成本只是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全面战争的一个战利品。这三大巨头可以简称为BAT,指的是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80%的阿里巴巴,以及市值高达1320亿美元的游戏和社交媒体巨头腾讯。投资银行易凯资本的创始人兼博客写手王冉认为,腾讯支持的嘀嘀打车和阿里巴巴支持的快的打车之间的竞争只是“互联网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场战斗”。

      战争开始

      多年来,这些跻身于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的巨头们一直满足于和平地发展自己的固有业务。但在过去六个月,他们在几乎每一个可触及的市场展开了激烈的收购竞赛。他们的扩张凸显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这里的财富和权力对中国传统的经济形势构成了挑战。

      两个因素打破了中国互联网世界固有的平静。第一个因素是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私人企业(以市值和营收来计算),他们持有大量的现金。第二个因素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斗争的目标。中国有将近5亿人使用智能手机,只需花费最低50美元就可以买一部智能手机上网。

      “过去,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有领地,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某一种模式越来越集中,不同领域的交集也越来越大。这就是当前的战斗分界线。”市场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师亚瑟·克罗伯尔(Arthur Kroeber)表示。

      大多数新收购交易是基于移动思维进行的。去年7月份,百度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91无线,希望通过这个应用商店获得更多的移动用户。阿里巴巴则以未披露的金额收购了UC网络,这是中国顶级的移动浏览器。上个月阿里巴巴透露计划全资收购地图服务商高德公司,对该公司的估值为16亿美元,这笔收购有助于阿里巴巴向百度移动地图应用看齐。

      九天之后,腾讯宣布将收购大众点评网20%的股份。3月10日,腾讯又收购了在电子商务领域仅次于阿里巴巴的京东15%股份。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腾讯正在考虑将旗下在线视频业务与中国第三大视频平台搜狐进行合并。

      百度持股的中国流量最大的在线旅行网站去哪儿网发言人Jenna Qian表示:“聚合正在形成,各家都希望提供最便捷的用户体验,并且担心‘如果我不提供旅行服务,其他公司就会提供’。他们或许可以凭借自己虚拟的霸主地位和巨大的利润率悠然地坐在那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这也是巨头争相比拼的原因所在。”

      易凯资本的王冉表示,BAT这三大巨头希望变得无处不在,涉足日常生活每一个可以连接互联网并出售给公众的领域。“BAT希望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都与你在一起,他们希望了解你,与你约会,拥有你。”他写道。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正在成为美奇金分析师杨思安(Anne Stevenson-Yang)所说的“科技企业联盟”(tech Kereitsus)。“在中国,公司发展到如此规模之后,国有和私有并不那么重要了。”她说,“出于各种目的,这些公司已经形成一个互联网部局。”

      转变效率低下的领域

      BAT已经开始在一些传统的经济领域开始拓展,旨在使一些效率低下的国有领域更加合理,包括出租车行业。最大的猛攻出现在金融领域。阿里巴巴去年秋天启动了余额宝理财服务,它支付的利率相当于国有银行的数倍,并在今年3月份称已经在9个月内吸引到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约合810亿美元)的存款。腾讯则推出了类似的金融服务理财通,百度也不甘落后地推出了百度理财。

      然而,金融服务的拓展遇到了一些阻力。上周中国央行暂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以及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移动支付的服务。“银行是他们需要跨越的一道红线,”电信咨询公司BDA中国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在互联网领域几乎没有监管,但线下监管非常严格。中国经济效率最低的领域,正是这些公司希望最有效率的领域。”

      这些效率低下的领域仍然是经济的主导部分,这就带来了机遇。“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市场经济只运行了几十年,”百度CEO李彦宏在今年1月份表示,“我们的传统产业尚未成熟就遇到了互联网冲击。”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零售。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微博)最近指出,与美国购物者将电子商务看作他们线下商店的“餐后甜品”的观点不同,很多中国人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看作实际的购买平台。“在中国,由于商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成为主要渠道。”他说。马云预计,该公司最终可以占据中国零售消费总额的30%,目前比例为6%。

      积累个人财富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私人财富都是通过房地产积累起来,但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随着百度在纽约股市的价格一路攀升,李彦宏在去年12月成为中国首富,彭博亿万富翁索引显示他拥有122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一个月之后,他被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微博)超越,后者的身价在腾讯股价上涨的支持下达到了130亿美元。阿里巴巴的马云也可以进入顶级富豪行列,只需他旗下的公司在今年启动备受期待的纽约IPO,一些分析师认为该公司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

      如此高的估值引起了一些关注。阿里巴巴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向潜在商家出售广告,它并没有发布太多消息。持有阿里巴巴24%股份的雅虎公司也只是在每个季度发布四项数据,没有任何详细信息:销售额、毛利率、运营利润和净利润。“这些用于讨论阿里巴巴的数据过于笼统,我们对它的了解非常少。”一位分析师说。

      去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腾讯旗下的QQ和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分别达到8.15亿和2.71亿。然而中国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也只有6.18亿。

      在中国,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非常大。私人企业也并非不受国家控制,外国投资者发挥影响力困难重重,而大型企业也无法完全摆脱官僚主义的影响。

      “在中国有两种类型的私人企业。一种是非常低水平的小型企业,他们在雷达的监测高度之下飞行。但一旦这家公司发展壮大,它就必须符合政治要求,否则无法生存。”杨思安女士说。

      每个巨头似乎都在自己的领地内发展。腾讯位于南方的深圳,阿里巴巴总部位于杭州,旗下公司则沿着上海附近部署。百度占据着北方,总部位于北京。杨思安表示,这反映了中国权力的总体布局。“企业就是官方力量的一面镜子。”她说。

      这三大巨头都如此巨大,因此与政治关系密切,并且在中国经济中发挥重要影响力。一位员工曾将BAT比作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小说《1984》中的三个超级大国,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它们大到无法击败,但却永久陷入了战争。

      多年来,阿里巴巴禁止百度抓取其网站内容,这是双方在搜索领域的竞争。随着腾讯微信出现,它成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最大威胁。现在百度互联网爬虫已经可以抓取阿里巴巴网站内容。“前一天大洋国还在与欧亚国作战,但第二天双方就结成了盟友。”这位员工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按這成為會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5-31 13:38 , Processed in 0.01387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